12月27日,新年前夕,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來到省
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召開座談會,聽取省農業農村廳工作匯報,慰問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工作人員。省委副書記高廣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胡家福、副省長韓福春參加調研。
在省
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景俊海詳細了解先進
農機具性能,實地察看
農業機械化智慧云平臺運行情況,觀看秸稈還田覆蓋保護性耕作遠程監測視頻,要求堅持用先進裝備、現代科技武裝農業,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行動,進一步加強
農機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管理,不斷提高
農業機械化、科學化水平。
座談會上,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鳳春匯報了全省“三農”工作。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農業農村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圍繞“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加強政策意見和項目工程謀劃,堅持“五化工作法”推動落實,緊盯每一個工作環節,強化具體舉措實施,鞏固擴大了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主要表現在:全省農業經濟增長快,糧食產量跨上800億斤新臺階,資金投入和項目載體明顯增加,黑土地保護力度加大,農產品加工業呈現良好態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治理明顯改善,農民收入增速保持“兩個高于”。明年吉林將突出農業農村“百千萬”工程(百萬畝棚室經濟、千億斤糧食、萬億級規模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及食品產業工程)帶動,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力爭實現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園藝特產業產值增長2.5%,漁業經濟產值增長5%,農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聽取匯報后,景俊海強調,做好“三農”工作,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業農村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一要抓糧食,全面啟動“千億斤糧生產”工程,加快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扎實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因地制宜推廣“梨樹模式”,進一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不斷提升智慧農業水平。二要抓產業,圍繞打造萬億級農產品和食品深加工產業、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大力推廣“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實施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等標志性工程,深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促進規;放苹l展,抓好全鏈條銜接、各環節增值,建設地域特色鮮明、承載鄉村價值、創新創業活躍、利益聯結緊密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全國人民的糧倉肉庫、中央廚房。三要抓改革,穩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活力,確保農村綜合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四要抓治理,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條件,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鄉村建設治理水平,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五要抓黨建,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導向,健全投入保障機制,持續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帶動群眾致富能力,加快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干部隊伍,大力培養農業領域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廳領導鐘東、夏季、張景隆、麥朝、包青春、劉文國,吉林省
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主任盧景斌,廳一級巡視員劉豐艷、張永林,二級巡視員鄭建東以及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鄉村振興局、省
畜牧業管理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