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機版·服務介紹·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買賣招商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正文

農業農村部:強化補貼政策保障,推動農機化、智慧化發展

2022-09-13 20:36:15來源:農業農村部作者:農業農村部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304號(農業水利類032號)提案答復摘要
  民建中央:
  關于進一步發揮農業機械化、智慧化對農業現代化支撐作用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頂層設計,加快農機裝備創新平臺布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機裝備創新發展,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對研發智能農機裝備提出了明確要求。將農業機械作為首批實施產業鏈部門負責制的領域,明確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主責部門,共同推動農業機械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笆濉币詠,我部先后布局建設了35個農業機械領域部級重點實驗室和23個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建設了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農機裝備有關支持政策的頂層設計,加大農機創新平臺建設力度,切實提升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水平。
  二、關于開展科技攻關,提升智慧農業與智能裝備自主創新能力
  近年來,我部會同科技部等部門,持續加大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攻關,加快突破關鍵“卡點”,不斷提升農機裝備“耕、種、管、收”機械化作業水平。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分環節系統梳理農機整機裝備、重要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鎖定300多個短板,按照增產保供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緊要程度,排定研發優先順序。組織農機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逐項編制短板機具項目化實施方案,為短板機具研發攻關提供前期項目儲備和技術論證。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農機科技創新投入。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方案,聚焦短板弱項,明確目標任務、路徑措施和支持政策,力爭在1?2個五年規劃期內取得明顯進展。
  三、關于強化政策保障,為推動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明確各省可選擇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丘陵山區及高端、智能、復式農機裝備,將部分品目產品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至35%,對暫不在補貼范圍的創新產品通過新產品試點方式予以支持。明確農機整機生產企業按9%享受增值稅優惠稅率,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明確農機整機生產企業享受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政策。明確變速箱總成、離合器、液壓無級變速器等農機關鍵零部件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連續2年實施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年培訓專業農機手3萬余人;組織開展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遴選活動,向社會公布第一批306名“土專家”,進一步強化了農機化人才支撐保障。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穩步實施好相關政策措施,為農機化高質量發展蓄力賦能。
  四、關于完善配套支持,推動農村土地適度規;蜋C耕道建設
  近年來,我部會同財政部等部門,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機作業通行創造條件。推動各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優化機耕道、生產路布局,提高農機作業便捷度。先后制定印發《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關于做好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和《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要求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合同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并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將土地流轉的選擇權交給農民。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持續改善農機作業通行條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完善市場運行規則,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
  感謝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2年8月31日

特別聲明

  1. 1.本文為自媒體、作者等金農網網絡用戶在金農網自媒體中心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金農網的觀點或立場,金農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和存儲空間。
  2. 2.凡本網注明“來源:金農農業機械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農業機械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金農農業機械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 4.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5. 5.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6. 6.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7. 7.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委托詢單 我要求購>
農機交易
熱文TOP10
農業農村部:強化補貼政策保障,推動農機化、智慧化發展